世界卫生组织称,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%决定于遗传,10%决定于社会因素,8%决定于医疗条件,7%决定于气候影响,60%决定于自己。
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关于营养干预对解决慢性病作用的文章指出:西医对待疾病,在于对症状的控制,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。得了高血压用降压药,得了高血糖用降糖药,这样是绝对根治不了疾病的;中医对待疾病,在于调理疾病;而营养保健的目的是修复细胞,维护自愈力,将疾病扼杀在萌芽中。
1、营养(保健品)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。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,可能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。
2、假设老鼠在墙上打了一个洞,药就是用来杀老鼠的,老鼠杀掉了,可洞还在,还会有新的老鼠来,那营养(保健品)就是用来补洞的。
3、营养(保健品)针对所有人,药物只针对病人。
5、(保健品、保健食品)没有副作用,药物有副作用,就像用枪打老鼠时又给墙添了一些洞。
6、(保健品、保健食品)缓解压力,大部分药物是造成压力。
7、(保健品、保健食品)提升免疫力,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。
8、(保健品、保健食品)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,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。
原卫生部长陈竺说,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:
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;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。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学的知识,针对慢性病,特别要发挥营养干预的作用。将来,让我们的健康取决于每一天均衡的营养,营养保健食品是时代的需求,也是必然的产物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采访时,说:西医重在控制,中医重在调理,养生重在预防!这个理必须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