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完 美 说】
-NO.142-
把考验看作机会,持续“精进”
在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给好朋友任安的信里,有这样一段话,“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(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……”
2007年的那个夏天,在我的记忆里特别的热。我现在还记得那年刚遭遇事业瓶颈时焦躁不安的样子。
面对空空荡荡的会场以及好像失了魂的伙伴们,我当时还真的怨过老天;看着曾经满满的客户名单,都被一次次失败后勾掉,那时我是真的很困惑。
我就不明白,这么好的产品,本来顺畅的事业,怎么就忽然像断崖一样停滞了,咋就这么难分享给更多的人了?

无意中我读到了文首的那句话。忽然就豁然开朗。
周文王被关进牢里,他才有时间去思考世界,最终创造了周易;屈原被赶出了朝廷,他才有心思去唱出心声,我们才有了离骚。
当我事业高歌猛进的时候,我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要提高。直到遭遇到那次瓶颈,我忽然才仔细的审视了自己。
“过去分享给那么多亲朋,因为有感情所以他容易接受。但现在要分享给新的顾客,我对产品的优点都讲得清楚吗?”
“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应该更让人快乐,更让人自然的接受,不然凭什么吸引到更多的人呢?”
“伙伴们在这里得到事业的平台,但是完美更是种生活的方式,那到底什么是完美生活的方式呢?我有没有真的理解呢?”
……
这些问题,让我想了一个夏天。现在我回想起来,那个夏天就是老天对我的考验,而这个考验的目的,其实就是让我在自我审问中,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方向。
方向就是别管市场是否萧条,不要受那些消极形势的影响。
因为真正的萧条,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足,我们的能力还不够精进!
那年的出货难,发展难,对我而言,就是文王的牢,屈原的罪,就是老天让我自我精进的启发。
因此,从那以后我开始从自己的能力上找突破,不会讲业务知识就多学,对着镜子练;
对产品讲解不精熟,就多用多问多找伙伴探讨;
活动人少,就不断寻求新的吸引点,不断找出更好的聚会形式……
渐渐地,我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。又渐渐地,我的伙伴的眼里也都有了光彩。我的活动中人多了起来。
事业忽然豁然开朗,一发不可收拾……而这一切,都是在我的不知不觉中。而我很清晰明白的就是要不断的审问自己。
“你,有没有把各项事务做得更好?你,在面对考验时,有没有把它作为自己精进的理由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