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 语
古董事长:做公益不仅是捐资、捐物、更应该用善心、善行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其中,让公益成为大家的一个价值观,一种生活习惯。
想要人生更加美好,稻盛和夫先生认为“积善行 思利他”是不能缺少的原则之一。“多做好事,就能使命运朝着好的方向转变,使自己的工作朝着好的方向转变,这是我的信念。”
今天,来听听这位分享者在其人生道路上是怎样做的。
【完美说】
完美是实现梦想的舞台
与朋友们相聚他们总会说,“师妹,你勤劳、善良、积极、人好,成功是应该的”。
我微笑地看着朋友心想,我当老师、开蛋糕店、做广告业务员、做保险的时候也勤劳、善良、积极、人好,可是没有完美我不知道今天我会换多少工作?会在哪里?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…….
感恩完美,让我14年来都不用再换工作,完美是我实现梦想的舞台!
曾经的梦想
我出生在大理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祖辈父母都是农民,父辈们的勤劳善良、乐于助人的品质传给了我。
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帮父母挑水做饭、洗衣服、到田里插秧、到地里收玉米,山里的人到家里送柴,我把父母不舍得吃的鸡蛋给他们吃,村里的人说我“不嫌贫爱富”。
父母说,“在农村里再勤劳也不会有什么出息,一定要好好读书到城里工作,女孩最好的工作就是当老师。”
在父母的影响下,1994年我考入大理大学,比我大两岁的姐姐也在昆明上大学,弟弟初中没毕业就离开学校,与父亲到城里打工赚钱,供我和姐姐上大学,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做农活。
看着父母、弟弟为我艰辛付出,我毕业后的梦想是:一定要让父母和弟弟过好日子,我要到城里买房子,我要到世界各地旅行……
创业 改变命运
1997年,大学毕业的我被分到县城一所中学当老师,对村里的人来说我已是村里的“金凤凰”,对父母来说我已经端了一个“金饭碗”, 但工作三年后,发现这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实现梦想的平台。
2000年9月,因为责任和梦想,我果断辞职离开了人人羡慕的岗位,走上一条亲人不支持、朋友不理解的圆梦之路。
到2003年2月,两年半的时间我已经换过4个行业,负债两万元高利贷,连回家过年的能力都没有,一个人在昆明。
有人说我:好好的老师不当,一天瞎折腾什么也做不成,你不累吗?是啊,每个人都怕换行业,每次换行业意味着曾经的努力要归零,可是在一个看不到希望的行业中去奋斗那种累是身累和心累。
因从小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,不拒绝了解任何可以助我实现梦想的机会,并坚信“只要心中有梦就不怕重来”。
2003年3月,经朋友介绍开始了解完美,从此我迈上一条把梦想变为现实的阳光大道。在这条充满希望的大道上我全力以赴、奋勇直前。
2004年6月,我从昆明回到大理开起了属于自己的专卖店,因没钱进货,曾经彻夜难眠,因为我是第一个把完美带进大理的人,加之2005年公司停止办理优惠顾客卡,我的亲朋好友都离开了完美……
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
在经营完美事业的过程中,我坚信只要紧跟完美,积善行、思利他,终会修成正果。
2005年时大理市民对无偿献血的意识少,各医院常闹血慌,正好公司发起“百城千店万人献血活动”。2005年6月12日,我倡议身边的客户和爱心人士无偿献血,当天献血量达一万多毫升。6月13日,中心血站彭站长告诉我 ,“昨天你们献的血挽救了住在州医院重病科的两条人命。”
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完美“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的慈善文化深深感染着我。
虽然创业的路上我很困难,但对于许多残疾儿童农村孩子来说,也许我一个小小的行动就可以给他们带去一份希望。
2005年6月,我给大理市残疾儿童捐款7900元;2006年8月,我给大理州民族中学考生交了7000元的学费…….13年来,我个人献血13次,在云南省各地影响带动成功献血的爱心人士超过1000人,献血量达20万毫升以上;个人以及影响伙伴捐款捐物超过100万元以上。
我把完美三心经营的理念、慈善的文化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,得到了社会各界客户的认可,我的人生五大梦想一个个变为了现实。
正如古润金董事长说的“完美最大的慈善是给经销商的回报”,14年来我是完美慈善的最大受益者,通过完美我实现了过去的梦想,在未来十年我会通过完美的平台协助更多有梦的人把梦想变为现实,因为完美是实现梦想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