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“后天之本”脾胃到底怎么养?  点击此处听文章

1.jpg


小编导读

中医认为,脾胃是“后天之本”,并有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一说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提出“养生要以脾胃为先”的观点,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,其重要性可见一斑。脾胃该如何调理呢?


01

脾胃是身体的轴心




脾和胃虽然是两个独立的器官,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亲密。打个比方来说,胃像是一个粮仓,脾是运输公司。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、消化,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,取精华、去糟粕,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。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,中医认为,讲脾不离胃,讲胃不离脾,脾胃是整体概念,包括整个消化系统。




专家指出,脾与胃在生理上息息相关,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。胃功能不好,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,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,饭后腹部胀饱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脾胃之所以被称为“后天之本”,主要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,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。脾胃有问题,不但影响食欲、睡眠、情绪,时间长了,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。相反,脾胃健运,能让身体气血充足,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。


更重要的是,脾胃好能长寿。以色列一项针对 1258 名 70~82 岁老年病人的研究发现,在排除老人身体活动量、人口学特征、营养等影响因素后,脾胃健康、胃口好的老人,死亡风险更低。


脾喜欢燥,不喜欢湿;胃喜欢规律,讨厌刺激。但压力大、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喝酒、暴饮暴食、爱吃冰冷、吃腌制食物、久坐少动、焦虑紧张……种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,让原本脆弱的脾胃更不堪重负。中医认为,脾具有“土”的特性,土很容易吸水,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,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“脾湿”问题。另外,数据显示,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 1.2亿,其中中老年人占 70%以上,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,发病率分别为 30%和 10%。

2.jpg

02

脾胃不好的几大表现




专家称,脾胃出了毛病,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:纳呆、腹胀、腹泻、便溏。即不想吃饭、吃饭不香;不吃不胀,吃一点东西就发胀;拉肚子,水和粪能分开叫“腹泻”,水和粪均匀混合叫“便溏”。如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,就该怀疑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,需尽快就医。



脸色发黄





专家指出,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,可能是脾虚,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,饭后肚子发胀,有腹泻或便溏症状。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脸色就会逐渐变成“萎黄”,即脸颊发黄、消瘦枯萎,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,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。与萎黄相反是黄胖,即面色发黄且有虚肿。



鼻头暗淡





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,以小坑为中心,周围就是反映脾脏生理功能、病理变化最明显的区域。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,表现为特别能吃,但吃完容易饿、消化吸收不好、口苦黏腻等。



口唇无血色、干燥





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,“口唇者,脾之官也”、“脾开窍于口”,就是说,脾胃有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。杨力说,一般来说,脾胃很好的人,其嘴唇红润、干湿适度、润滑有光。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、脱皮、无血色,就说明脾胃不好。



睡觉时会流口水





《黄帝内经》中还指出“脾主涎”,这个“涎”是脾之水、脾之气的外在表现。一个人的脾气充足,涎液才能正常传输,帮助我们吞咽和消化,也会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,不会溢出。一旦脾气虚弱,“涎”就不听话了,睡觉时会流口水。如果经常不自觉流口水,可从健脾入手,进行调理。


便秘





正常情况下,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,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,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,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,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。



睡眠不好





古语讲“胃不和,卧不安”。脾胃不好的人,睡眠质量也会降低,出现人睡困难、惊醒、多梦等问题。



精神状态不佳





脾胃运化失常,容易导致健忘、心慌、反应迟钝等。相反,脾胃健运,能让大脑得到滋养,就会神清气爽、精力旺盛、思考敏捷。

3.jpg

03

好习惯护好脾胃




规律饮食、定时定量、细嚼慢咽,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。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,更要少吃辛辣、刺激以及生冷食物。另外,要注意定时吃饭,不要狼吞虎咽,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,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。


揉鼻头   每次揉鼻头 20 分钟左右,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。


按摩足三里   足三里(膝眼直下 3 寸处)是“足阳明胃经”的主要穴位之一,每日按揉 50~100 次,能健脾和胃、调中理气、导滞通络。


常读“呼”字音    可以培养脾气,对缓解脾虚、腹胀、脾胃不和、食欲不振都有好处。


揉肚脐   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,另一手按手背,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,每次约 5 分钟,每日1~ 2次。此法能温阳散寒,补益气血、健脾和胃、消食导滞。或者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,上下来回搓动,搓至发热为止,胃胀、腹痛的人可以试试,每日2~ 5次。


饭后慢慢走   中医有“以动助脾”的养生观念,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、促进消化。但“饭后”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,而是要休息至少10 分钟再进行,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,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。

完美牌灵芝薏仁胶囊-脾胃养生 扶正固本
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爱上双金钻编辑,文章转载自网络,本文仅供参考,不作为法律依据。

阅读最新文章:

我的主页»
王越姣: 高级市场总监

微信:13838349719

Q Q: